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,中国队连战连捷,带着青春风暴硬是打出了亚洲霸主的气场,也打出了不少球迷的期待。
对比上一站北京站的4战2胜,中国队在香港拿下了三连胜,尤其是关键一仗3-1掀翻了老对手日本女排,这场胜利不光是战术上的成功,也是心理层面的突破;最振奋人心的一幕,是平均年龄只有21.7岁的中国队,在一场场比赛里逐渐站稳脚跟,尤其是16岁的主力二传张籽萱,用216次成功传球领跑国际排联最佳二传榜,这个数据摆在那里,怎么看都算得上是一种实力宣告。
但问题来了,年纪最小、履历最短的张籽萱,怎么就成了赵勇指导眼中最“顶配”的选择;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,首先是现实需求,中国女排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阶段,老将伤病缠身,奥运积分也暂时不在考量范围,给新人更大的试错空间,是赵勇上任后定下的战略;更重要的原因来自张籽萱自身,这个16岁的小丫头从未打过国内职业联赛,却在竞争激烈的成年国家队里首发七场,用数据和表现回应了外界的质疑:她的传球视野开阔,调度灵活,尤其是传球节奏快、到位率高,成了各队研究中国队的“重点课题”;而且,你别看她年纪小,身高1米82的身体条件和扎实的沙排基本功,让她在防守端也能分担压力,这种能力在场上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。
当然,也不是说张籽萱的表现就没有问题,客观来讲,她在香港站第二轮面对保加利亚时差点翻车的那场比赛,确实暴露了不少短板,尤其是在对手施压、比赛进入胶着阶段时,张籽萱显得有些缺乏经验;第四局中国队手握多个赛点却被对手逆转,这一幕让不少球迷直呼“太憋屈”,而作为调度核心的二传,自然成了舆论的焦点,有人批评她传球太保守,也有人质疑她没能及时调整分配节奏,这些声音虽然刺耳,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;当时,赵勇叫暂停亲自手势教学,试图引导张籽萱观察对手拦网手型从而调整战术,可惜执行效果不太理想,到了关键的决胜局,全队不得不依赖吴梦洁一点攻,最终虽赢却险象环生,这场球也算是给张籽萱敲响了一记成长警钟。
不过,这就是年轻球员的代价,谁还没个“交学费”的时候呢;比赛结束后隔天,中国队迎战日本女排时,张籽萱迅速调整,重新激活了全队的进攻端,四号位平拉开、二号位背飞、三号位短平快,甚至替补上场的攻手也能在她的组织下轻松得分,这场比赛张籽萱的调度实在精彩,直接打乱了以防守见长的日本队节奏,连日本队主帅都在赛后采访时坦言“没想到中国队的二传这么年轻还这么快”;但要说这场比赛的意义,也不止是赢球那么简单,从运动员心理层面来看,张籽萱能在经历低谷后迅速反弹,说明她有一定的抗压能力,而她在队内逐渐显现出的战术核心气质,也让球迷们对未来更加期待。
谈到中国女排的未来,就不得不提这支队伍的整体打法变化,赵勇的“青春风暴”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年轻化,更是战术上的大胆革新,这次世联赛中国队的阵容并非最强,但却是最具潜力的;从张籽萱的快速成长到吴梦洁、龚翔宇的持续稳定发挥,再到庄宇珊、王媛媛等新星逐步崭露头角,这些变化让人看到了中国女排越来越清晰的洛杉矶奥运会周期规划;当然,年轻化的过程一定会伴随着阵痛,毕竟二传这个位置“越老越妖”的规律从来没变过,张籽萱现在能打出亮眼表现,但她距离真正稳定的顶级二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尤其是在面对世界强队时如何应对高强度拦网和复杂战术体系,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更多比赛来检验。
总的来说,现在对中国女排和张籽萱放大期待属于正常现象,但也得保持一点冷静,毕竟从冯坤到魏秋月,二传位置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更何况张籽萱才16岁,她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;目前的中国女排虽然还称不上完美,但至少方向是对的,年轻队员们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成长,而球迷也应该给她们留一点时间和空间去试错;这一场场比赛打下来,中国女排的青春风暴已经刮起来了,至于它能走多远,未来还能刮多大的风,这就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。
在线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